大学毕业在物流公司干了几年,秦博决定换个工作。
现在,27岁的秦博一个人操作4台电脑做苹果分选,一个小时的效率是人工的百倍。
“第一天上班,看着机器分选出来的坏果子,我有点怀疑。挑了十几颗切开看无一误差。那以后,我就很信任机器人同事了。”秦博说。
被解放出来的人力,投入更为精细的工作中:给分级后的苹果套袋,装箱。
机器与人各司其职成为造梦者,给一颗颗苹果带来了从田间地头,到包裹的数字化奇幻之旅。这是发生在11月16日正式开仓的,阿里巴巴数字农业西安产地仓的故事。
和机器人作同事:机器效率是人工的百倍
数字化、智能化的西安仓,每天峰值产量达到15万单。
秦博以前在物流仓储公司工作,对苹果行业比较了解。他介绍,目前分选有三种办法:人工、普通分选设备、数字化设备。
人工挑选靠人眼和经验,识别大小,好坏。行业商家配备的普通机器分选,主要功能有拍照、称重。
西安仓的分选设备,是4通道的,后面连接16个通道的包装生产线。机器开动起来,一小时10吨就选完了。熟手手工选1小时大概挑200斤。10吨需要100个人同时工作1小时。秦博说,商家仓的分选设备,大多是一通道的,也不好比。
“在这干久了觉得不像在做农业,像在一家科技公司上班。”秦博说。
西安产地仓负责人刘秀琴介绍,不仅是分选部分,在整个生产环节有80%的工作,由机器人主导。
苹果“渣不渣”,6秒钟就知道
买苹果最糟心的是,买到霉心的果子。有了产地仓,可以告别这样窘境。
传统的人工分选,霉心果看不出来。后来有了机器分选,受限于设备霉心果的识别能力,也是难题。
西安产地仓的数字化分选设备,可以把果子的里子和面子看的清清楚楚。在中控室的屏幕上,可以看到每颗果子在瞬间,被拍了120张照片。6秒时间内,表面是否有问题、重量、是否有霉心病、糖度酸度等都有实时数据。
这些数据会被存储进数据大脑,形成大数据分析后,给农民建议,怎么种出更好苹果。对消费者而言,吃到品质稳定的果子也不是什么难事了。
产地仓分选的过程中,一个苹果要被拍120张照片。
刘秀琴认为,分选带来的价值是实现了分级,“西北的果子很受消费者欢迎,我们希望基于分级,把西北果子的品牌做出来。”
在西安仓,一颗苹果要成为商品,需要历经上料、清洗、分级、套袋装箱、封箱等主要环节。
试运行以来,整个过程一直维持在90秒。90秒中,除了套袋装箱,其他过程机器人完成。
上料区是苹果数字化的第一步。这里的工作流程是机械臂上料、苹果清洗、烘干后,进入分选环节。
为了降低清洗中水果的磕碰,西安仓使用水流运输苹果,既清洗了水果。这个过程,如同人们做SPA、蒸桑拿。清洗干净的水果烘干分选,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吃的放心“天网工程”:158项智能审查日夜巡航
数字农业离不开数字检查。
为了让消费者吃的放心,吃的安心。阿里自主研发了智慧检查工具“智检星FSA ” 巡检系统。
这套系统,可以理解为数字农业的“天网工程”。
“你看不到它,但是它的存在让你安心。存储期的水果有没坏,捕鼠板放的位置是否准确,一线员工的操作是否规范,系统都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刘秀琴说。
据悉,系统可以将过程管理数字化,日常检查、管理场景线上化,建立数字化检查管理体系。
具体而言,巡检系统对水果的整体入仓,分拣,存储,出库等容易导致水果质量的环节,进行158项智能审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派单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