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一早,就传来了拼多多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布后续发行(Follow-On Offering)计划的消息,同时披露了2018年部分运营数据。招股书预计,本次新股发行将融资逾10亿美金。
又添10亿美金
拼多多方面表示,本次募集所得将主要投入涉及“农产品上行”与“新品牌计划”等新商业基础设施,以及部分技术研发费用。高盛、摩根士丹利、美银美林、中金、华兴资本将担任此次后续发行主承销商和联席账簿管理人。
值得一提的是,公告显示,拼多多创始团队、管理层及员工将继续履行此前“三年锁定”承诺,不在此次售股名单。这次融资拼多多本该在1月份就完成,由于特朗普政府长达35天的停摆,才拖到了现在。
上市后的拼多多并不是一帆风顺。去年11月,拼多多APP因技术原因遭遇大规模下架;1月20日,拼多多由于优惠券漏洞被大量网友集体薅羊毛,股价也因此如同过山车一样波动。
对于拼多多来说,目前最重要的依然是“转型”。作为一直被黑的拼多多,虽然用户数量和订单数量都很不错,但是口碑依然是拼多多想要树立的。本次募集的10亿美元,也正是用于这个用途。
拼多多去年(2018)财报数据
公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12个月期间,拼多多平台GMV达471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412亿元增长233.99%。
拼多多移动平台总订单数达111亿笔,较去年同期的43亿笔同比增长158.14%。平台日均订单量从2017年的1180万笔/日上涨至2018年的3040万笔/日。
公告同时披露,截至2018年底,拼多多平台活跃商户数量达360万。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12个月,拼多多平台活跃买家数达4.185亿,较去年同期的2.448亿增1.737亿。
而在2018年第四季度,平台移动客户端月活用户数达2.73亿,较去年同期的1.41亿增长1.32亿。
在买家年度平均消费额方面,2018年,拼多多平台活跃买家年度平均消费额为1126.9元,较去年同期的576.9元实现翻倍增长;平台活跃买家年平均订单达26.56笔,较去年同期17.55笔同比增长51%。
拼多多还在公告中发布了《2018拼多多消费者权益保护年报》。该数据显示,2018全年,拼多多主动关闭超过6万家涉嫌违法违规店铺,下架近4500万件违规商品,前置拦截近三千万条侵权及违规链接。
2月5日,拼多多盘中涨至31.18美元,市值一度超过345亿美元。自2018年11月20日Q3财报发布以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超过40%。
拼多多的转型之路
从财报我们可以看出,拼多多依然在为了商品质量努力。拼多多似乎并不想继续做原来那个拼多多了,不管是对用户的定位还是对自己的定位,都在慢慢向主流电商平台靠拢。
和当初淘宝孵化天猫的路线类似,想要直接摆脱山寨的标签,需要依靠品牌化。去年7月,拼多多上线了“品牌馆”板块,入口就放在拼多多首页的正中位置。
丁磊作为拼多多创始人黄铮的好朋友,其创办的网易严选的成功正在被借鉴。拼多多除了借助一些现有品牌作为背书,另外还拉起了“新品牌计划”的大旗。在这个计划中,拼多多也开始讲起了C2M的故事:盯上了那些有强大供应链和生产能力但是没有建立自我品牌以及缺乏营销能力的代工厂。据拼多多方面给出的进展:截至1月9日,已收到超过1300家工厂或企业递交的合作申请。
拼多多的flag
伴随着“新品牌计划”,一同而来的,便是拼多多要“改造传统供应链”。
对于改造传统供应链,拼多多给出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去中心化的流量分发机制,降低传统电商的流量以及商家的经营成本;通过精简流通环节,拼多多大幅降低层层分销所产生的成本,并通过产地直发、工厂直供的方式,避免流通环节资源的无谓损耗。
这是拼多多一直以来给自己定下的长期定位,但是,这种改造会使拼多多在量与质之间进行取舍。拼多多作为一家擅长营销的公司,绝对不舍得抛弃原有的流量和用户。而拼多多原有的用户,则不会喜欢拼多多的这种“升级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