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卖家们打造爆款都是通过螺旋**,但是现在越查越严,活动也很难报上,淘宝客的资源也没有,所以很多人就钟情于直通车了,但是很多小白对直通车其实并不精通,所以我们今天就从基础的知识开始学起!
之前很多老师教我把计划开的多多的,每个计划里的宝贝也开的多多的,每个宝贝里的词全部加满,开车、洗车、优选.....所有的理论都是建立在淘宝平台初期鼓励大家开车的前提下,当时没有人去开车,发布宝贝就有流量,谁特么吃撑了去花钱买流量啊,忙都忙不急,还去开个毛线。这种玩法俗称“广撒网策略”,到今天适用吗?一定是适用的,适用的是小白卖家和没有精力去精细化搞直通车的卖家,服务市场这类的软件也是多如牛毛,实在没办法就去用,撒的网大、多、全,碰概率也能碰上几个成交的,投入产出比看的还是不错的,尤其是车品类目和SKU多的宝贝,去干吧,你会得到不错的收益。
但对于想成为高手的人来说,这就太傻逼了。用给我启迪直通车之路的那哥们的话来说,直通车是精准营销工具,极致的开法就应该1个词一个计划,这才叫精准。这里面透着直通车的属性即“精准营销工具”,站在用户角度来说:搜索同一个词的人,相对购买意向是相同的;站在淘宝大数据的角度来说:单个词的搜索量、点击率、转化率....是相对固定的,同时有效的排名就那么几个,也是固定的;所以说直通车完全是可以做到垄断关键词市场的。
跟深一点讲:其实每个词的扣费低价也是相对固定的,这个你慢慢思考,一句两句说不清楚,你先记着就行,或者右上角多多交流。回到原话题,很多小卖家不敢出价,害怕烧钱,开始的时候就出个3毛4毛,美其名曰要养分,纯属扯淡。正确的思路是研究好这个词的市场和相关数据(点击率、转化率、展现指数、移动、PC等等,到直通车数据透视里面仔细查看),研究好了,放到账户里面(当然前期的基础工作的要做好,你们应该懂得)看下相关性是不是满格的,如果不满格,可能是词与宝贝真的不匹配,如果你确定是匹配的,那可能是淘宝认为不匹配,你可以把这个词复制到创意图的标题里面,*新,让淘宝再判断你一下,一般情况下真匹配的,马上会满格,别的不看,出价这块直接拉首屏,等着数据出来做优化。
很多人一听到这里就会害怕,拉首屏啊,那得烧好多钱的样子,这个是看词的,你有钱可以拉大词,没钱可以拉长尾,再说了,你也会设置日限额的,控制账户还是有很多方法的。为什么要拉首屏?原因很简单只有拉首屏进来的数据相对的真实性更高,本来翻页率就低,你又放在后面,偶尔来几个流量,有个人买了,一看转化率20%,你觉得有意思么,真的就是20%转化率,NO,拉首屏得到3000-5000展现时可以看看,再拉几千展现再看看,如果没问题就一直卡着。
这里面又牵扯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先卡长尾词还是先卡大词?土豪说我有钱,敞开来干,反正砸到一定程度扣费一定是最低价,给我冲5万--8万--10万---干上去,这是真土豪,咱比不了;小卖家说,我没钱,先烧长尾词,这样转化高,投资少,长尾词开好了在慢慢加大词进来,后来发现特么长尾词也没省钱,转化也未必高,特么没方向了。
其实玩直通车还是有固定的流程的,词是链接宝贝与用户的桥梁,买家通过关键词搜索到宝贝的时候,是抱着一定的心理描述过来的,如果你宝贝符合了买家心理描述点击的就会多,如果超出了心理描述点击的更多(神图是好奇心理),反之点击的就会少。但是,把逻辑倒过来看,既然词那头链接的用户是抱着固定的心理描述(心理预期)过来的,那我宝贝可以选择用户的,那什么用户是跟我宝贝最匹配的,建议可以选择类目词+属性词(最精准表达产品卖点的属性兼顾热搜和转化),这样选有什么好处?----我是卖羽绒服的,宝贝卖点是大毛领,如果“大毛领羽绒服”这个词的市场我都吃不下来,别的市场跟别想了,所以开始你就是“大毛领羽绒服”、“大毛领羽绒服女”、“大毛领羽绒服女修身”、“大毛领羽绒服女韩版”,这类的词,同时也方便你优化主图点击率和页面转化率,因为词是固定的,进来的买家心理预期也是固定的,你拼命优化图就是,跟词没关系。如果你把“大毛领羽绒服”这个市场吃下来了,可以再扩大其他市场,在扩大其他市场就不是图的问题了,你的产品本身已经优化的没问题了,只存在其他市场的用户喜不喜欢你的问题,如果其他市场都喜欢你就是爆款,反之,你就是普通的动销款,这样思路是不是很清晰。
如果把词的感念再扩大一下,是不是每个端口进来的用户也是不一样的呢?移动端、PC端、定向、站外.......是不是都要分开?打开直通车,第一个页面是各种流量入口的页面、第二页是产品功能按钮页面、第三页是关键词页面,既然关键词都要分的这么细,那是不是每个按钮也要单独干,每个流量入口也要单独干?答案是肯定的。
最后总结一下:直通车的属性就是“精准营销工具”,无论流量入口、产品按钮、关键词.....原则是越精准越好,原理就是精准引流,爆款一定精准市场高转化,非精准市场也收欢迎。总结到这里,聪明的卖家马上会反应出来,岂不是爆款都挤到一个独木桥上了?对,就是这样,你想挤过去,要么比钱,要么比技巧,要么比产品本身。